在机器人技术与人类生活深度融合的当下,如何让机器更精准地理解人类意图、实现无缝协作,成为全球科研团队的核心课题。意大利理工学院(IIT)人机交互实验室的研究员多加内·西林图纳与伊迪勒·厄兹达马尔,正通过创新性的自适应协作界面(ACI)技术,结合Xsens动作捕捉系统,为这一问题提供突破性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08-08 / 2025
在最近的Varjo Live的演示中,来自瑞士医疗技术创新者Machine MD概述了先进的眼球追踪技术(由Varjo虚拟现实头显提供)可用于重新定义大脑诊断和性能分析的前景。他们提出了突破性解决方案,NEOS,并介绍了眼基因组学的下一个前沿领域:通过眼睛揭示关于大脑的深刻见解。MachineMD与眼科学的兴起VR 眼动追踪技术的使命和挑战Machine MD总部设在瑞士伯尔尼,致力于普及神经诊断
了解更多08-05 / 2025
2025年7月31日,由爱迪斯通科技主办、Movella(Xsens)、天树探界、Manus、Tesollo、搜维尔科技协办的“人形机器人动捕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石景山区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以“高效软硬件协同,加速人形机器人动作学习”为主题,吸引了全球机器人领域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线上线下参与,共同探讨动作捕捉(动捕)技术与人形机器人融合的创新路径。技术突破:动捕技术赋
了解更多08-01 / 2025
本周在Varjo总部,收到了一份令人兴奋的礼物,一架由Dogfight Boss与varjo XR-4集成的训练模拟器。这是一个专业级模拟器,专为高保真训练和任务排练而设计,非常注重细节,提高了沉浸水平。为此Dogfight Boss的首席执行官Lukas,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硬件如何与XR和模拟软件集成(任务作战模拟器)来复制真实世界飞行操作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别。能为我们介绍一下Dogfight B
了解更多08-01 / 2025
VFX主管维克多佩雷兹为故事片《从那不勒斯到纽约》建造了一些逼真的场景,并在其中安置了富有真实感的人群。由于这需要在短的时间内完成,维克多需要找到一种高效且高质量的方法,最终他选择使用Xsens惯性动作捕捉系统制作庞大的人群后期特效,这让他赢得了大卫·迪·多那太罗奖的两项视觉特效大奖。挑战电影《从那不勒斯到纽约》以想象中的纽约市为背景。维克多需要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超现实而又荒诞的场景与数量庞大的人群
了解更多07-30 / 2025
随着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入爆发期,动作捕捉(动捕)技术作为连接虚拟与现实的“数字桥梁”,正成为推动机器人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引擎。由爱迪斯通科技主办、Movella、天树探界等五大技术厂商协办的2025人形机器人动捕技术研讨会,将于7月31日在北京天树探界石景山总部盛大召开,并同步开启线上直播。这场聚焦“高效软硬件协同,加速人形机器人动作学习”的技术盛宴,报名通道即将关闭,仅剩最后2天!
了解更多07-29 / 2025